
冷水機以電能作為能源,電費是相當的,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機組的運行效益和耗電量,此外,還必須進行維修和維修費用的比較,據說風冷式冷水機的機械部件比水冷機械部件少,在這方面,風冷式冷水機的維護費用確實低于水冷式冷水機的維修費用。
如果在水冷系統中不對水質進行處理,就會嚴重損壞制冷設備,大大降低換熱效率,造成能源浪費。因此,在系統水中防止腐蝕、防止結垢、藻類是非常重要的。
風冷冷水機單位制冷量的能耗略高于水冷式冷水機,但風冷冷水機的年綜合成本與水冷冷水機的年綜合成本基本相同,技術經濟分析結果表明,對于中、小型制冷水機配置風冷冷凝器是合理的,制冷機組年運行時間越長,采用風冷冷水機越有利。






制冷機容量應該與庫房的熱負荷相匹配,這點可以通過合理的配機和利用能量調節裝置等方法達到。當然,是要有比較好的冷庫安裝節能措施。如果庫房的熱負荷不變,而壓縮機的容量大時,就會使系統蒸發溫度降低,或使壓縮機倒霉,這是很不好調整的制冷系統,制冷裝置穩定性也差。反之,如果制冷機容量減小時,由于機器未能及時吸回蒸發器內形成的制冷劑氣體,又會使蒸發器溫度升高、庫房降溫困難。
當庫房熱負荷及制冷機容量不變時,如蒸發器蒸發管內表面有油膜或管外表面有霜層,也會影響冷卻效果,庫房降溫困難。蒸發溫度較設計要求過高或過低都是不正確的,過高不能滿足食品加工工藝要求,過低使制冷機的能量指標與運轉經濟性變壞。具體表現如下:
①蒸發溫度降低,使制冷機制冷量減少,這是由于蒸發器內的氣體比容增大,單位容積制冷量減少,因而,制冷機每小時循環的制冷劑質量液減少;
②蒸發溫度降低,壓縮每公斤氣體所消耗的功能增加。
隨著技術的發展,發動機的功率越來越大,這種冷卻技術已經不能有效的降低發動機工作溫度了于是出現了水冷技術,在發動機(缸體)上開有好多溝槽,冷卻水通過水泵加壓流過溝槽,直接把發動機工作的時候產生的熱量吸收走再到另外的散熱器中把熱量散發到空氣中。由于水的熱容量(單位質量的物體每升高一攝氏度所吸收的熱量)比空氣大的多,所以水冷卻發動機的效率要比空氣冷卻(風冷)的效率大的多。
合理調整冷水機中間壓力和中間溫度。中間壓力和中間溫度與冷凝溫度、蒸發溫度以及高低壓機的容積比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必須保持中間冷卻器的正常液面。這不僅有利于降低高壓機排氣溫度,防止積碳形成,而且有利于降低節流閥前制冷劑液體的溫度,提高單位制冷量,提高制冷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