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機是制冷劑充填過量;這類情況一般發生在維修后,表現為吸排壓力、平衡壓力都偏高,壓縮機運行電流也偏大。
對策:在額定工況下,根據吸收排氣壓力和平衡壓力及運行電流,將氣體排出至正常狀態。
冷卻水流量不足,無法達到額定流量;其主要表現為機組進、出水壓力差(相對于系統投入初期的壓力差)、溫差變大。
對策:水流量不足的原因是系統缺水或存在空氣中,解決方案是在管道高處安裝排氣閥進行排氣;管道過濾器堵塞或選擇過細,透水性受限,應選擇合適的過濾器并定期清理過濾網;泵選擇較小,與系統不匹配。
三是電氣故障造成的誤報。因高電壓保護繼電器受潮,接觸不良或損壞,單元電子板受潮或損壞,通訊故障造成誤報。
對策:這種假故障,經常電子板上HP故障指示燈不亮或微亮,高壓保護裝置手動復位無效,壓縮機測試運行電流正常,吸排氣壓力正常。
制冷劑中混合了空氣、氮氣等非冷凝氣體。
解答: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修理之后,抽真空不完全。只有放空,重新抽真空,再加冷卻液。





1.使用溫度:
在不改變冷水機組電機功率的情況下,制冷溫度越低,輸出制冷功率越小,制冷溫度越高,制冷功率就越大。因此對于相同比值的冷水機,家用空調的制冷功率要比工業冷水機大,因為家用空調采用的是標準空調工況,以20度的出風溫度計算,而工業冷水機則不同,一般工業冷水機的出水溫度以10-15度為計算條件。因此在選擇工業用冷水機之前,當廠家給出型號和制冷功率時,必須知道出口冷凍水的溫度以便作相應的參考,必須記住,冷水機的制冷功率與出水溫度有直接的聯系…另外,不同型號的冷水機也有一定的工作溫度范圍。
2.凝結溫度:
凝結溫度是指凝結器中冷媒的溫度,風冷冷媒是指環境溫度,水冷冷媒是指冷卻水溫度對基體的影響。同樣外部冷凝條件下,冷凝機組冷凝溫度的高低對其也有較大影響,如果翅片有吸附灰塵或雜物的現象,殼管冷凝器管壁結垢等因素也對冷凝溫度有較大的影響,冷凝溫度不是低或高或好,根據不同冷媒的特點,冷凝器壓力和蒸發壓力都需要一定的壓差,如國內常用的R22冷媒,出口水溫10度,水冷式壓差12KG/M,CM;風冷式14KG/M,CM為宜。
3.冷媒型號:
冷媒,常用名稱有制冷劑,氟利昂,雪種等。各種冷媒的化學式各不相同,在凝結和蒸發溫度下,壓力也不相同。常壓-10℃以上的國內常用R22(國外禁用R22,因為該型號并非環保冷媒。
檢查工業冷水機械冷卻系統中空氣的存在情況。當冷水機安裝好后,無論是內部,泵或管道,都不能有空氣存在,哪怕只有一點點空氣,那么冷水機就不能正常工作。另外,泵內部還有一層薄膜,安裝前記得把它全部撕掉。否則,水就不能流通或流通很慢,直接影響到冷卻器的運行。
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冷量損失較大有關。因設備、管道保溫厚度不足或保溫層被破壞,造成冷量損失增大,影響降溫效果。操作時,一旦發現隔熱層外表面有濕潤或結霜的地方,說明隔熱層的厚度不足或已經受潮,此時應及時加換隔熱層。另外,蒸發器水箱蓋不緊,冷氣處理室或冷氣儲藏室密封門損壞,空調送風管道和冷氣儲藏室門窗泄漏等。這將導致冷量損失增大,應及時采取對策。
